各镇政府、街道办事处,经济开发区管委会,市政府各部门,市直有关单位:
现将《莱西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,认真抓好贯彻落实。
莱西市人民政府
2024年7月31日
莱西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《青岛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(青政办字〔2023〕57号)》部署,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综合实力,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,结合莱西市实际,制定本行动方案。
一、总体要求
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完整、准确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。围绕现代物流、现代金融、现代商贸、软件和信息服务、科技服务、文化旅游、会展、商务服务、人力资源服务、检验检测认证十大现代服务业发展,实施科技创新突破、消费提质增效、市场主体培育、平台载体支撑、人才体系驱动、就业容量扩大六大行动,积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,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,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。
二、发展目标
以集聚化、高端化、多样化为方向,推动服务业集中与集聚发展,构筑“一核突破、一轴崛起、两带并进、多点支撑”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,实现服务业“增速加快、规模扩大、创新增强和水平提升”的跨越发展。到2026年,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30亿元,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%,现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,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%以上。
一核突破——依托中心城区(水集、望城、沽河)人口密度高、服务业发展资源集中的优势,重点发展现代商贸、现代金融、商务服务等产业,进一步强化服务业核心功能,提高服务业集聚程度,扩大对外服务输出,打造全市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。
一轴崛起——以我市境内大沽河流域为载体,发挥生态环境优势,以红色研学、工业旅游、音乐露营、乡村休闲4条精品旅游线路为基础,整合分散资源,突出休闲特色,打造全市休闲旅游服务轴。
两带并进——围绕全市工业、农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需求,以姜山、望城、南墅、沽河的工业园区为重点,针对制造业采购分销、产业物流、科技研发、产业孵化、产业金融、检验检测等需求,积极发展现代物流、软件和信息服务、科技服务、人力资源服务、检验检测认证、会展等服务业,构筑工业生产服务带;以店埠、院上、马连庄、河头店、夏格庄的农业种养基地为基础,针对农产品专业市场、农产品物流、农村电商、农业科技等需求,发展农业生产服务带。推进一、二、三产融合互促发展,形成工业生产服务带和农业生产服务带两带并进的新局面。
多点支撑——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和国家城乡融合战略,依托各镇街资源基础,打造店埠航空文化特色小镇、南墅石墨新材料特色小镇等特色服务业小镇,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,加快“产、城、人、文”四位一体、有机结合发展,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。
三、重点产业
(一)现代金融。以“金融辅导专家团队”为依托,以“金融问诊室”为载体,实施常态化金企对接服务。树立“解需”型服务理念,创新信贷产品,提高金融服务的精准性。到2026年,全市金融业增加值突破30亿元,金融机构数量达到57家,上市企业达到3家,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00亿元。(市财政局负责)
(二)现代物流。重点发展工业物流、电商物流、寄递物流、乡村物流、智慧物流,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,培育壮大物流市场主体。推进莱西国际陆港建设,加快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。到2026年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,国家A级物流企业达到6家。(市交通运输局负责)
(三)现代商贸。重点发展数字贸易、离岸贸易、跨境电商,推动传统商贸业数字化改造升级,发展新业态、新模式,提升全球消费资源汇集能力。到2026年,全市限额以上批发、零售业商品销售额超630亿元,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达到20%。(市商务局负责)
(四)文化旅游。依托我市“五湖四河一青山”山水形态主体旅游资源,科学谋划文旅产业布局,区域联动寻求发展新路径,策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。积极发展蓝色水上游、绿色生态游、金色乡村游、红色文化游、夜色休闲游五大文旅新兴业态,打造“莱西周末”品牌活动和“联名款”莱西文创产品。整合沽尤研学教育基地、中小学生学农实训基地、山后人家拓展训练基地、东鲁农业青少年研学基地等资源,推出研学精品旅游线路。推进“宜品航天展馆”等“类博物馆”孵化培育,带动文化、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,切实提升文化旅游品质。到2026年,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规模突破40亿元,规模以上文化娱乐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。(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)
(五)软件和信息服务。重点发展工业软件、嵌入式软件、行业应用软件和新兴软件,提升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,持续壮大产业规模,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,加快形成多元、开放、共赢、可持续的产业生态。到2026年,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.4亿元。(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)
(六)科技服务。重点发展研究和试验发展服务、技术推广服务、检验检测、成果转化、技术转移、创新平台建设等领域,提升发展产品规划、设计管理咨询等高附加值工业设计服务。到2026年,全市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.1亿元。(市科协负责)
(七)商务服务。重点发展总部经济、供应链、法律、会计、广告等商务中介服务领域,强化商务服务业在引导生产、促成消费等方面的突出作用,打造一批集供应链、法律服务、商务采购为一体的商务中介服务平台。大力引进综合性总部、功能性机构和创新型总部,招引高成长性科技中小企业、隐形冠军企业、新经济企业总部,吸引一批重点企业总部迁移莱西。到2026年,力争新增青岛市内企业总部落户莱西10家。(市司法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(八)人力资源服务。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数字化转型,依托山东公共就业网、青岛人才网、莱西政务网、“莱西人才港”等网络平台,实现人才就业信息共享。引导现有劳务派遣公司、劳务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向人力资源服务外包、高级人才寻访、人力资源培训、人才测评、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等高附加值人力资源服务重点领域发展,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专业化、精细化发展。到2026年,全市规上人力资源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达到4亿元,营收过5000万元人力资源机构达到5家以上。(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)
(九)会展。加大企业招引和培育力度,积极上门走访和进行定向推介,吸引优质会展企业和会展项目落地莱西。鼓励会展企业与实体商业等场馆资源场景融合,促进“会展+文创”“会展+休闲”“会展+赛事”等新业态发展,以会展吸引多业态加速集聚。到2026年,新培育会展企业2家以上,会展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%以上。(中国贸促会莱西市支会负责)
(十)检验检测认证。重点为新品研发、技术攻关、产品检测、标准制定等提供优质服务,补齐产业链检验检测服务短板,打造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发展新模式,提供多元化的认证供给。到2026年,全市检验检测认证产业规模达3500万元,通过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达到30家。(市市场监管局负责)
四、主要任务
(一)提升服务业数字化水平
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提升。聚焦生产性服务业,推动研发设计、供应链管理等行业数字化转型,形成数字技术服务解决方案,总结推广一批优秀转型案例,建设一批数字生产服务集群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赋能。聚焦生活性服务业,加快丰富商贸、文化、旅游、健康、体育、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应用场景,形成一批典型经验,打造数字生活服务样板城市;积极推进“智慧化”健身器材配建工作,打造智能化健身新场景;围绕莱西市图书馆、新华书店、城市书房、农家书屋、最美书店,绘制莱西市文化场所电子地图,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。(市科协、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体育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二)促进服务业融合化发展
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向融合。以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,提升产业链,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。推动石墨、绿色建材等原材料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;推进食品、服装等消费品工业与现代商贸充分融合,发展规模化、个性化定制;提升通用航空、特色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水平,打造一批旅游打卡地;强化北汽制造、中科曙光等龙头企业引领作用,加快汽车由传统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升级,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;鼓励物流、快递企业融入制造业采购、生产、仓储、分销、配送等环节,持续推进降本增效。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嵌入融合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我市农业基础,立足服务农业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过程,培育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,鼓励农业与教育、科技、文化、旅游、健康等产业融合。积极发展农业职业教育,开设农业技术、带货直播、电商运营、农业管理等多元化课程,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经理人。做强做精休闲农业,培育产芝村创建A级旅游景区及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,打造一批集生产观光、农事体验、娱乐休闲、教育科普、度假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综合体。鼓励服务业内部产业相互融合。积极推进服务业内部的交叉渗透和资源整合,推动文化、科技、金融、物流、旅游、商贸、会展等跨界融合发展,支持“设计+”“旅游+”“养老+”“互联网+”服务内容、业态和商业模式加速创新,满足“个性化”“智能化”需求。支持健康养老、医疗服务、旅游等服务业企业探索医养居家、医养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服务路径,培育发展特色文旅、智慧康养、数字创意、法律科技等融合型产业。(市科协、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教育和体育局、市民政局、市司法局、市财政局、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卫生健康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三)推动服务业品质化升级
激活品牌发展动力。持续开展“品牌+”提升行动,鼓励企业健全品牌管理体系,提升品牌认可度和品牌价值。持续推广“莱西周末”品牌,打造具有莱西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的服务品牌。鼓励第三方研究机构加强品牌挖掘、发布、推广和服务,积极培育新一代“青岛金花”企业。强化标准引领示范。深入实施服务业“标准化+”行动,积极培育省级和青岛市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。鼓励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、行业标准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)
(四)加大服务业绿色化供给
加快行业绿色转型。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载体。鼓励发展绿色物流,支持线上旅游、线上会展、网络办公、远程医疗等业态发展,有序发展出行、住宿等领域共享经济,引导数据中心集约化。加大绿色服务供给。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模式,发展碳资产管理等新兴绿色服务,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网络,促进电器电子、动力电池等产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交通运输局、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卫生健康局、中国贸促会莱西市支会、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莱西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)
五、重点行动
(一)科技创新突破行动
1.增强平台创新动力。聚焦我市12条重点产业链引进培育高水平研发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,建设一批面向制造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、工业设计、检验检测认证等服务载体,培育一批文化、旅游、体育、广告、法律、会计、咨询等领域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化服务机构,推动关键技术攻关。支持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、工程研究中心,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。到2026年,新增青岛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处,新增企业技术中心4家、工程研究中心9家,省、青岛市服务业创新中心2家。(市科协、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司法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市体育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)
2.提高企业创新能力。深入实施“沃土计划”,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梯队,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,联合科研院所搭建“产、学、研”技术研发平台,坚持源头创新和应用创新双轮驱动。到2026年,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,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20家,青岛市级“新经济新锐企业”“新经济潜力企业”5家。(市科协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发展改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)
3.优化创新生态。持续开展“千校万企”活动,鼓励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与知名高校、科研机构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研发平台。实施头部创投风投机构引育行动,聚集一批行业领先机构及项目来莱,搭建资本与项目常态化对接平台,建立从实验研究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。优化知识产权运营体系,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资本化、产业化。到2026年,争取转化高价值科研成果5项以上,技术交易合同成交额增长20%以上,争创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。(市科协、市财政局、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4.推进数字化转型。以“工赋青岛”为契机,瞄准工业企业产品供应和服务链条的数字化升级,发展设备健康管理、产品远程运维、设备融资租赁等面向制造业的新型信息技术服务。鼓励发展线上生产服务、生活服务、科技创新、公共服务平台,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。到2026年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,软件业务收入年均增长9%以上。(市科协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二)消费提质增效行动
5.推动传统消费升级。鼓励发动重点商圈、大型商超开展消费促进活动。改造提升商品批发市场信息化水平、线上线下融合能力以及服务拓展功能。鼓励老字号企业传承创新,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老字号品牌。围绕我市产业体系,全力打造一批产业展,持续推动一链条一展会,助力莱西产业发展。(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市场监管局、中国贸促会莱西市支会按职责分工负责)
6.培育发展新型消费。支持直播电商、社群电商、“小程序”电商发展。鼓励电商企业对重点商家、品牌给予入驻、流量、数据等专项支持。建设一批集文创商店、小剧场、艺术展览、沉浸式体验型项目等多种业态的新型文旅消费集聚地。积极发展“四首经济”,鼓励商业综合体引进国内品牌首店,开展品牌首秀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,丰富消费信贷金融产品。(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7.拓展消费新场景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、首店经济、夜经济,推动财富广场建成投用。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,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综合体、大型超市依法依规开展促销活动。鼓励商贸企业打造消费新场景,积极参与青岛市消费新场景示范项目评选,打造一批市级新型消费场景应用项目。(市商务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三)市场主体培育行动
8.加大规模企业培育。组织编制《莱西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》,按照“扩增量、稳存量、提质量”的总体思路,实施“新入规”、“小升规”、“个转企”、“企转服”“防退规”五大行动,建立“准四上库”“种子库”“储备库”企业并加强动态管理,及时跟踪监测,做好协调服务,推动升规纳统。争取每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8家,到2026年,全市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以上。(市科协、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财政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9.提升规模企业能级。实施纳统企业规模发展计划,梳理企业产品服务,搭建服务平台,助企拓展业务。加强“金花”企业挖掘培育力度,强化资本、人才、市场等服务供给。培育企业申报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等市级以上荣誉称号,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。加强培育“链主”和龙头企业,提升产业链、产业集群的引领作用和品牌影响力。至2026年,力争培育营收亿元以上服务业企业3家。(市科协、市发展改革局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市财政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10.推进重点项目建设。聚焦省、青岛市重点项目,每年遴选申报一批服务业重点项目,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。推进项目审批全流程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、推行重大项目“金牌团队”服务机制、优化再造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流程,提速手续办理。加快聚乐云居无障碍养老示范项目、姜山湿地总部港等重点项目建设,推动财富广场、三木家居建材广场、夏格庄数字农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成投用,做到“前期储备一批、签约落户一批、开工建设一批、竣工运营一批、投产纳统一批”,抓好大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行政审批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(四)平台载体支撑行动
11.加速产业集聚发展。依托天天购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,围绕现代物流、电子商务、精品旅游、商务服务、时尚消费、新型专业市场6大领域和方向,推进产业集聚发展,引导资金、土地、项目、人才等要素资源向集聚区汇聚,培育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强的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。到2026年,争取新增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1个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市自然资源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12.实施楼宇经济发展行动。深入贯彻落实《青岛市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,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、专业法务机构、会计审计、税务服务机构入驻工业楼宇、商务楼宇和专业园区;鼓励楼宇吸引总部型、集团型、功能型企业或机构落户,培育一批特色产业楼宇、总部型楼宇、成长型楼宇;鼓励楼宇内平台企业、总部企业等发挥优势,集聚行业上下游企业,做大营收规模和产出规模,推动楼宇经济集群化、规模化发展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13.开展服务业精准化招商。加强全市招商引资“一盘棋”统筹,优化招商项目评价办法,提高项目的投资真实度、产业契合度。聚焦12条重点产业链延建强补等重点领域,开展精准化招商,争取新引进一批国内和世界500强服务业企业及重大建设项目。建立“首报首谈”制度,落实“以商招商”和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,支持链主企业参与产业链招商。探索“人才、资本、项目”打包引进模式,畅通平台、中介、龙头、数字等多元招商渠道,实施跨层级、跨地域协同招商。争取每年新签约、新开工投资过亿元服务业项目15个,投资过10亿元服务业项目2个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投促办、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五)人才体系驱动行动
14.引培集聚国际化领军人才。大力推进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自主品牌建设,鼓励企业注册和使用自主人力资源服务商标,打造一批区域化、专业化的本土服务品牌。围绕我市“6+1”重点产业,编制产业人才紧缺目录,制定差异化“双招双引”措施。坚持“线上+线下”联动,持续扩大线上平台服务覆盖面。积极组织举办线下人才招引活动,加大与人才集团等市场化引才机构合作,开展中介引才等个性化招聘,全方位引进各类人才。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摸排力度,组织人才政策培训会议,鼓励人才申报科技领域项目。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,完善人才“引育留用”全链条服务体系,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来莱西市从事科技服务工作。(市教育和体育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15.综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。持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、进校园、进社区活动,及时宣传、认真落实各项惠企惠才政策,切实提升人才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。优化服务业学科专业设置布局,支持技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,开展校企合作,培养技能型、应用型人才。(市教育和体育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职责分工负责)
(六)就业容量扩大行动
16.创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。积极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升服务层次,提高管理能力,创新管理方式和产品类型,丰富服务渠道和服务模式,鼓励服务技术创新及成果在人力资源服务过程中的应用,确保规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营收稳定增长。积极搭建用工主体和零工市场供需主体,打造“高质量”的“零工市场”,完善下沉公共服务,依托“莱西融媒”、“莱西人才港”等宣传媒介加大“零工市场”相关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,促进灵活就业人员就业。(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)
17.提升市场吸纳就业能力。围绕我市重点企业,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、就业宣传、用工培训等服务工作,持续加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。举办“春风行动”、“百日千万”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,实时推送企业招工信息,拓宽劳动力就业渠道。(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)
六、保障措施
(一)严密组织实施。完善服务业发展工作机制,强化上下协同和工作联动,统筹推进十大服务业重点行业产业规划、运行分析、企业培育等重点工作,形成“大服务业”工作体系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二)推进任务清单。围绕本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、重点任务和行动,明确部门责任,将重点工作由“软任务”转变为“硬指标”,做到条目化、项目化、责任化,形成各部门任务清单,定期调度、动态推进。各部门对确定的具体工作任务严格按照既定目标和举措,积极行动、主动深化,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(三)强化要素保障。统筹用好国家、省、市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措施,积极争取省市服务业引导资金支持。抓好《青岛市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》等政策落实,完善“1+N”服务业政策体系,“一业一策”做好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、重大项目以及服务业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政策支持。加强人才支撑,健全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,促进人才流动,扩大人才供给,打造人才梯队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财政局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、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(四)加强监测分析。建立全市服务业运行监测调度制度,加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分析,坚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将每个目标清单化、每个清单节点化、每个节点责任化,把责任压实到具体人员、具体事项、具体节点。定期分析研判全市服务业及现代金融、现代物流、现代商贸、文化旅游等10大重点服务业发展趋势,对短板产业和指标“一对一”定向研究,逐一打开分析、查找原因、精准施策,推动落后行业补齐差距,保证服务业大盘稳定。(市发展改革局、市统计局、各行业主管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)
相关新闻:图片解读:关于印发莱西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的通知
相关新闻:文字解读:关于印发莱西市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三年行动方案(2024-2026年)的通知